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滨海新区的大港石化、天津石化、中沙石化3家大型企业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约2.8万吨。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仍有68个村庄、6.99万人口,以及1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23家养殖专业户未实施搬迁,污水未集中收集处理,对水库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大力实施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构建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督体系。独流减河是全市8条入海河流中唯一达到Ⅳ类水体的河流,但现状堪忧,两岸大规模水产养殖,加剧了水质恶化。规划要求应于2015年前建成投运的13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实际仅建成投运5座;规划的3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4座粪便处理厂均未建设。督察期间现场检查及监测发现,大港石化苯储罐未加装油气回收装置,重整再生工段排放烟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浓度分别超标2倍、13.5倍和21倍。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天津市委、市政府处理。
北辰区宜兴埠泵站作为引滦入津和南水北调重要中转站,泵站及输水管道周边遍布各类企业厂房和违章建筑,环境风险隐患较大。新、扩建67座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60个市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此前各地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规模企业、大型工业企业比较重视,对于监管难度大、量大面广分布在城乡各地,甚至隐藏在山沟里的散乱污企业则重视不够。
北方地区只有切实抓住了压减燃煤这个牛鼻子,才能为冬季的雾霾治理赢得更大的空间。众所周知,秋冬季节,燃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散煤取暖一直是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在治理雾霾方面,很多面上的、容易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剩下的治理任务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措施。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成绩不理想,既受气候条件不利、工业生产回暖的影响,也有监测站点上收、监测数据挤出水分更趋真实的因素。
因此,数据反弹正反映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坚持雷霆手段的同时,更要注重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果。各地正在对这些企业逐个进行整治,能升级改造的积极帮助企业升级改造达标排放,治理无望的则要坚决依法关停。
从环保部近期公布的数据看,蓝天保卫战上半年的成绩不够理想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下降,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14.3%。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仅仅是改善一个个数据和指标,更切实关系着群众身体健康,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但一些地方在煤改气、煤改电的改造中还面临资金缺口大、配套成本高等诸多困难。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
从目前环保部正在进行的强化督查看,这类企业在京津冀地区的数量之大、问题之多完全超出预计。眼下,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地正在加紧禁煤区建设。只有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加精细化的治霾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峰值,早日解决群众的心肺之患据了解,广东金融系统将综合运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争取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绿色领域。
花都区委书记黄伟林表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落户花都绝非偶然,早在2016年初,花都就率先提出申请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为试验区发展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推动绿色产业在花都集聚和发展壮大,把花都打造成为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集聚区。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同时,广东将进一步密切与其他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交流合作,建立定期沟通与合作机制,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绿色金融区域协调发展,以一流标准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推动广东绿色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叶志良指出,为了更好推动试验区的发展,花都区在坚持中央、省、市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不断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升高说。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既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又是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把绿色金融业务骨干作为广东省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金融人才,给予专项扶持。对新引进的上市企业前两年按照其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80%,后3年按照50%给予奖励;对花都区成功培育的上市企业,每年按照其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50%给予奖励。对于法人金融机构落户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对于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最高给予500万元落户奖励。
7月10日,花都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的80条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1+4政策文件。广东选择广州市并以花都区为核心建设试验区具有四大定位,即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这对广东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4政策文件提出的奖励力度之大,令人印象深刻。报告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性文件,对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经认定的重大绿色企业落户最高给予1200万元奖励,根据绿色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最高按照30%的标准给予奖励。2016年9月4日~5日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G20议题。
4是子文件,包括《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金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企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发展实施细则》(上市1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20条)。根据这些文件,花都区政府将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从2017年起,连续5年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1是主文件,即《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花都绿10条。《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国家级金融战略在广州市落地并在花都区试点,这是广州市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金融专项试验区,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成为推动广州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花都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与绿色产业发展遥相呼应。省市将给予哪些支持?在管理权限、财政、土地、人才、金融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政府将全力支持以广州市花都区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项工作,在管理权限、财政、土地、人才、金融创新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花都如何建设试验区?出台1+4配套政策体系花都区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很好的机遇,更是一份绿色发展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实。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大力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例如大力支持试验区引进法人金融机构,鼓励在试验区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行等。
省财政也将加大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试验区开展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根据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最高前3年按照100%、后两年按照70%标准给予奖励。
陈云贤指出,未来广东省将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具备形成绿色产业集聚的条件。对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每家企业每年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贴。在G20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重要共识,并对《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表示欢迎。
花都区政府区长叶志良提到,花都制造业发达,是广州三大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皮具皮革、电子音响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临空产业以及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正着力打造成为广州经济新增长极,有利于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支撑。2017年7月7日~8日在G20汉堡峰会上,研究小组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改善环境数据可获得性的倡议写入《G20汉堡行动计划》。
以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方式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经花都区绿色发展领导小组认定的核心技术强、产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企业和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陈云贤表示,广东省将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各项部署,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广州花都区为核心,全力支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表示。重奖绿色人才,从税收、购房、人才服务、入户、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等方面对重点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每人每年最高奖励300万元,每人最高给予住房补贴300万元。